現代人機不離手,甚至患上低電量恐懼症,充電器成為出門必帶的東西之一。袋中的充電線總在不察覺的時候纏在一起,插頭前端部分又容易磨破,小編又試過有好幾次,忘了帶充電線,借來的充電線又是不同的插頭,結果充電器無用武之地…無線充電就是以上種種問題的解決方案。

無線充電近年逐漸普及,市面上已經有不少無線充電產品,如無線充電滑鼠墊、無線充電座等,甚至有手機製造商最新推出的分享電量,亦屬無線充電的一種。顧名思義,無線充電不需以傳統電源連接充電器和裝置便可進行充電。

一個關於無線充電不可不知的小知識為其充電規格,而其中一個最常用的無線充電規格為Qi。Qi由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定下,有著24位理事成員,當中包括LG Electronics、Toshiba、Panasonic、Philips和Sony,確保充電器和電子裝置的相容性,至今與其相容的裝置達2億件,Apple較早前的iPhone型號亦可以支援Qi充電,可見無線充電的普及情況。假若希望使用無線充電功能,大家購買各種裝置時也要記得檢查相容性!

9617972658206 1

現時,市面上的無線充電器大概分為兩種:感應式及共振式。

相信大家對感應式充電器一點也不陌生,各大牌子包括Apple、Samsung和小米等等爭相推出感應式無線充電器。這種充電器原理簡單:充電器內的發射線圈成功以訊號尋找相容的接受線圈後,就會自動開始電磁感應,發射線圈中的電子圍繞線圈移動,製造磁場,影響接受線圈的電子,其電流於裝置轉化為電力。換言之,只要把手機疊在充電器上,使手機線圈和充電器線圈對齊,手機就會自動充電。不過,感應式充電器被以毫米作單位的距離限制,基本上手機必須和充電器有直接接觸才能充電。

web1 2

而共振式充電器更勝一籌,只要手機和充電器在指定距離之內,即使沒有接觸也能充電。以下的充電屋就是例子之一。

最近,東京大學的川原圭博教授和他的團隊發表研究成果:在3平方米的房間成功體現無線充電環境技術,只要一進入房間,電子裝置立即自動充電。

實驗中,研究團隊首先在房間的牆壁及地板內裝嵌了磁板,令磁場可以在整個房間內產生;與此同時,智能電話背面貼上的線圈裝置可以將房間中的磁能轉化為電能,裝置即可充電,磁場甚至可以為房間內的各種電動設備亦提供電源。

86454243654
006m3L7Lzy7uYERNYiH3f690

無線充電環境技術中,房間必須被磁場覆蓋,尤其因為房屋是我們長住的地方,必定引起用家對於有關幅射問題的疑慮。就此,研究團隊表示房間的磁場強度長期保持在國際安全標準之下,對人體不會產生絲毫損害。目前,此項技術仍未被商業化,因此團隊會努力提高效能及減低成本,期望於兩至三年內達成目標。

不過,就算充電效率理想,有學者表示無線感應式充電器的變壓器會耗損能源,充電的充電效率最高只有80%,即會造成最少20%的電量浪費。另外,接受線圈多有輸入功率限制,所以充電速度不及有線充電。電池健康方面科技專欄ZDNet的作家Adrian Kingsley-Hughes於文中指,使用無線充電功能會令電池加重負荷,令手機的使用壽命縮短。總括而言,無線充電仍有一定的改善空間。

不得不承認的是,科技再一次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。吃飯時我們再不用向侍應詢問充電器或充電線的供應,只要把智能手機放在桌上,就可和朋友同時充電;當我們回家時,我們再不用提醒自己充電,更不用蹲在插頭旁玩手機,只要在屋子內,就可一邊充電一邊玩遊戲了。